塑料和木制品缺乏統一的標準13
根據預測,我國在未來幾年塑木材料產業規模會以每年30~50%快速遞增。市場容量最終將達1000萬噸每年,年產值超500億。我國是世界塑木復合材料生產第二大國,擁有生產企業170多家,產值超12億。但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,把含毒性的聚氯乙烯PVC作為主要生產原料,使得本來安全環保的塑木地板反而變成了有毒產品,可見我國在這一行業的標準仍屬空白。 在歐洲,塑木產業趨勢加快,光是德國在2004到2005年一年中就翻了一倍。美國市場05年產量多達40萬噸,成為全球塑木生產消費大國。北美對于塑木復合材料的需求為70萬噸每年,預計在未來幾年增幅超15%。塑木地板無毒環保,且具備塑料和木材的雙重特性,使用壽命是天然木材的五到十倍。加拿大,澳大利亞,美國等多國更是把塑木復合材料納入綠色節能產品,并加以大力扶持。 我國每年回收廢舊塑料250萬噸,城市產生的建筑木材廢料達800萬噸之上,農村每年產生2億噸秸稈,3500萬噸稻殼,林木采伐等產生的枝杈廢物超千萬噸??梢娢覈Y源利用和廢物回收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。塑木復合材料在這些方面具備非常顯著的生態環境效益,是一個真正的低碳產業,完全可在廢物資源化利用領域一展宏圖。 在我國,塑木企業和研發機構缺乏有效溝通與合作機制,相當一些科研成果無法實現轉化。國內塑木地板也處于一種無人管理,無行業標準的真空地帶。這造就了我國塑木產品缺少做工精細、性能良好、表面美觀等型材產品,只能以托盤、鋪墊板等中低檔產品為主。我國多數塑木生產企業同時面臨工藝薄弱,缺乏創新等問題。調查表明,我國塑木復合材料大部分成果未能實現產業化,產品標準相對滯后。 所以,我們迫切需要制訂統一的塑木工業行業尺度,嚴格規范塑木材料和制成品的原料來源、出產和銷售,同時我們應該鼓勵行業的技術研發,支持企業成為自主技術立異主體。 |